2001年12月13日,用友軟件U8咨詢實施部經理楊寶剛收到一封來自天津的表揚信,天津市人民制藥廠財務部長劉華萍向為其實施ERP項目的天津用友實施部經理魏永江、實施顧問李良表示感謝。能夠得到用戶的肯定,楊寶剛心里自然很高興。楊寶剛原本在用友天津分公司工作,與這個用戶有所接觸。后來用友加強服務隊伍建設,楊寶剛奉調用友總部任U8咨詢實施總經理。用友新編寫了一套《實施方法論》,楊寶剛是主要參與者之一,天津的魏永江也參與討論了。據說這次魏永江就是嚴格按照《實施方法論》來指導天津人民制藥廠實施ERP的,這也是用友采用新的標準化實施方法后實施的第一個用戶。因此,楊寶剛決定親自走一趟,看看這個《實施方法論》效果如何。最近,記者隨楊寶剛一行來到天津,走訪這家寫來感謝信的制藥廠。
第一詫異:沒有漂亮廠房
進入廠區的第一印象,跟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樣。沒有氣派的大樓和廠房,全部是幾十年前的紅磚房子,甚至大門也不那么引人注目。副廠長楊有德攜ERP上線的干將們先在一個會議室接待記者一行,其中主將就是寫感謝信的財務部部長劉華萍,此外還有銷售部、財務部、材料部、系統維護的人員。
經介紹,天津人民制藥廠正在進行資產重組過程中。現在已經以制藥廠為核心,兼并一些小的制藥企業成立了天津市氨基酸公司,下一步要還把整個天津市氨基酸公司并入天津金耀集團。由于重組的原因,職能部門剛剛搬到這里辦公,而且這里也是臨時的,隨著下一步重組的進行,將搬到金耀集團的大樓辦公。
大樓當然只是表象,不過透過大樓可以對工廠全貌窺見一斑。我們經常說,全國有1000多萬家企業,可以想象很多企業就是這樣的,而且像人民制藥這樣的企業絕對應該算是中上水平。那么,當我們把1000多萬家企業時常掛在嘴邊的時候,就意味著IT技術和市場人員要一頭扎進這樣的企業,讓IT技術和應用要在比這里還差得多的企業生根發芽。
第二詫異:一把手“甩手”
這個ERP班子給人的總體感覺是很實在,讓搞計算機的人一見到就想幫助他們。首先從楊德有開始就很實在。楊有德看上去40多歲。他坦言在這個項目過程中管得比較少,主要是授權劉華萍牽頭來做。這顯然有悖于IT業現在強調的“一把手”工程。不過,也許是因為這個廠的業務還不算太復雜,再加上劉華萍比較能干、比較認真,又得到廠長的授權,所以項目成功了。若是從更高的標準來看,楊德有這個角色應該親自參與這一過程,從中體會ERP的管理思想,迸出新的管理火花,而不是簡單地甩掉手工財務賬、銷售賬、材料賬等等。楊德有也理解了ERP上線之后,自己可以很方便地查詢數據,幫助自己做出決策。不過他坦承自己實際上很少親自查詢。領導是否親自動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動手過程中動腦。
劉華萍也是四五十歲的樣子,她談起上ERP的事情如數家珍。1998年,她曾購買了天津一家小公司的單機版財務軟件,也算用起來了,能夠實現憑證打印、科目匯總、報表等功能,但問題是財務部9個人只能共同用一臺機器,很多工作還需要手工完成,3年也沒有甩掉手工賬,最關鍵的是軟件有問題時已經找不到公司的人了。所以這次再買財務系統時一定要買大公司的,就這樣找到用友天津分公司了。據說她跟用友談合同的時候,付軟件費、實施費、服務費都比較痛快,可是對軟件功能、服務內容、服務條款挑得特別仔細,挑得都讓人煩了,擔心以后合作不好。人家哪里知道,她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后來的實踐證明,她對業務門兒清,組織能力很強,學習又很認真。做完了還寫感謝信,多好的用戶!劉華萍張羅著買軟件,并說服廠領導財務、采購、銷售一起上,所以整個項目的組織協調自然就由她負責。
第三詫異:手把手的顧問
從用友實施服務部的效率考慮,楊寶剛希望推行一種“顧問式”的實施方法,計算機操作的問題絕對不要上手。
楊寶剛推行《實施方法論》,其核心思想就是知識轉移,即在實施過程中,通過實施顧問的培訓,把知識傳遞給用戶。在項目實施之前,通過調查分析,制定詳細的項目實施建議書;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編寫一系列的表單和流程圖,讓用戶和項目顧問都清楚每一階段的任務和目標。楊寶剛特別強調培訓和用戶參與,要求實施顧問的職責是向用戶的關鍵項目成員傳遞知識,絕對不能替用戶操作。楊寶剛最為得意之處是“演戲法”,在一個會議室搭建一個真實的系統運行環境,關鍵項目成員做演員,實施顧問既是導演又是編劇,關鍵項目成員按照導演的指示,一步一步地完成規定的數據錄入和程序操作。通過這個過程,讓關鍵項目成員理解系統流程,理解各自的任務和相互配合,預知系統上線后的效果。一遍不行再演一遍,直到所有關鍵項目成員都理解為止。楊寶剛認為,理想的實施過程是,培訓——留作業——檢查作業——培訓——留作業——檢查作業——……——成功。這里特別強調“關鍵項目成員”,不是所有項目成員,是希望他們經過培訓以后能夠去培訓其他的項目成員。
從天津人民制藥廠項目來看,這個方法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通過培訓讓用戶理解流程,通過表單、流程圖讓用戶明確當前的任務和目標,都做到了。可是用戶稱贊得最多的不是這些,而是實施顧問李良“一有問題就來了,幾乎天天都在我們這兒上班,程序有不合適的地方一說他就能給我們改”,這種稱贊讓楊寶剛心里不是滋味。也許可以歸結為實施顧問的水平還達不到楊寶剛所要的高度,但對人民制藥廠這一水平的用戶,沒有李良這位新畢業的小伙子每天“泡”在廠里,單靠實施經理魏永江的培訓,要達到同樣的應用水平和用戶滿意度,肯定是個很大的挑戰。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lukmueng.com/
本文標題:ERP實施三個詫異
本文網址:http://www.lukmueng.com/html/consultation/1082022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