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三四十年的探索,經過并非一帆風順的發展,ERP技術以及蘊涵其中的管理思想正逐漸成為全球各地企業,特別是大型制造企業的重要選擇。但事實上,因為一般ERP系統的應用投資大、實施周期長、牽涉管理及技術層面廣泛,而在系統應用的初期又很難量化衡量其實施效果,因此導致了較低的實施成功率。
在上述背景下,ERP系統實施的風險評估及風險管理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甚至將關乎ERP系統實施的成敗。從國外實施經驗來看,特別是對于那些投資較多、企業規模大、經營范圍廣泛、地域涵蓋較廣的ERP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采用一套完整的、理論化、系統化的風險評估及管理方法,并貫穿整個項目的計劃、實施及應用全過程,是降低風險機率、提高成功率的基本保障。
反觀國內ERP的實施,種種跡象表明,許多大中型制造企業在趨之若騖中又明顯底氣不足,這里面的原因很多,但很少有企業認識到,缺乏對實施風險的認識、缺乏科學而有效的風險管理方法則是導致低成功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它會直接導致實施過程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因此,在本文中,筆者將著重針對ERP系統應用的風險問題進行相關討論。
風險何在
此處所指的風險是指潛在的、可能會發生的、對項目實施構成嚴重威脅的各種因素。它們可能會發生,也可能會被避免,但是一旦發生,將會對整個項目造成嚴重的影響,并導致失敗。而通過低成本的、積極的、主動的措施和方法來識別和管理各種風險因素,可以有效地降低風險發生的幾率和次數,以提高項目成功率。
對不同的企業,其ERP系統應用會有各種不同的風險,就我們長期的實施經驗來看,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ERP系統及方案的選擇、系統的實施過程以及系統的使用。
1. 選型過程中的風險
目前,國內外ERP系統的軟件供應商近百家,而顧問公司更多達數千家。因此,選擇適當的ERP系統軟件和顧問公司是降低整個ERP系統應用風險的起點。大部分國內企業往往對其自身的實施需求、各種ERP系統軟件的特點及適用性了解不足,尤其是缺乏科學有效的方案選擇方法與手段,從而造成選型的盲目性,增加了項目的實施風險。
ERP系統及方案的選擇包括系統軟件及供應商的選擇以及實施顧問服務的選擇。針對不同的選擇結果或決策會引發出不同的風險。
選型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購買商品化軟件還是自行開發。后者的好處不言自明,例如可以根據企業的特點量體裁衣,但是這種方式的風險也是很明顯的,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風險一:是否有足夠的專業技術隊伍。
風險二:開發周期長,系統在功能方面不能形成規模,從而充分滿足整個企業管理流程的需要。
風險三:系統維護和擴展難以跟上信息技術發展。
風險四:因缺乏專業化軟件產品開發的經驗,給系統維護帶來困難。
風險五:系統過于依賴少數開發人員,一旦關鍵人員離開并無法替代,將導致整個系統的癱瘓。
風險六:長期投資大,難以收尾。自主開發的先期投資會比購買商品化軟件低,但從長遠來看,由于需要高薪維持一支強大的開發和維護隊伍,其實際投資要比購買現成軟件系統大得多。
風險七:阻礙企業管理變革。由于系統完全根據現狀定制,缺乏足夠的靈活性,一旦企業內部進行深化改革,系統可能無法滿足需要。
但是,如果企業選擇購買商品化軟件,就會遇到選型的問題,同樣會存在風險,具體歸納如下。
風險一:系統功能不能滿足企業管理流程需要。
風險二:軟件系統的規模和可擴展性與企業的現狀和未來的增長及發展戰略產生矛盾。
風險三:軟件供應商缺乏足夠的服務支持,并且一旦其退出市場,用戶會失去系統維護和升級方面的支持。
風險四:軟件系統的規模過大,造成實施難度大、周期長,甚至失敗。
風險五:軟件供應商缺乏自身或合作伙伴的實施支持能力。
風險六:軟件系統過于復雜,用戶員工的計算機應用素質較低,難以實現知識轉移。
風險七:系統的技術支持和復雜程度使用戶難于發現和保留專門人才對系統進行后續支持和開發。
風險八:一次性投入過于龐大,企業難以承受。
2. 實施過程中的風險
由于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千差萬別,這個過程中的風險也會各有不同。根據我們的經驗,大體上來說在系統的實施過程中的風險具有以下通性。
風險一:如果用戶決定自行實施ERP系統,是否具備足夠的技術力量、項目管理和控制的能力以及有效的實施方法相當關鍵。
風險二:如果用戶決定雇傭顧問公司幫助實施,需要重點考察其是否具備足夠的水平和經驗。
風險三:在實施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企業管理流程和機構重組問題,由于牽涉到企業各部門的利益和運作習慣,相關人員的觀念難以轉變,部門之間難以協調,中層領導出現阻力,缺乏改革的動力。
風險四:企業實施ERP系統的目標不明確,實施范圍不確定,并且在實施過程中經常發生變化,導致實施困難。
風險五:實施過程中需要企業項目實施小組成員全力的投入。但因為業務繁忙、時間沖突,造成項目人力資源方面的矛盾。
風險六:項目管理能力不足,溝通不夠,造成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混亂。
風險七:決策層缺乏充分投入,關鍵問題長期懸而未決。
風險八:由于選型不當,造成實施過程中業務流程和管理的需求在系統中難以實現。
風險九:企業用戶缺乏足夠的技術支持。
風險十:實施的時間不充分。
風險十一:系統過于復雜導致操作人員難以掌握系統,或者操作人員的培訓不夠充分。
風險十二:企業的業務方向在實施過程中發生改變,或者市場環境發生變化。
風險十三:投入高,但預期的目標和效果難以達到。
風險十四:流程的重組、系統的實施給企業帶來的變化使企業難以適應,從而造成管理上的混亂。
風險十五:如果企業用戶在實施新的系統之前正在使用一套舊的系統,新系統的啟動會造成歷史數據與新系統無法兼容。(未完待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lukmueng.com/
本文標題:殺機暗伏——ERP實施風險分析
本文網址:http://www.lukmueng.com/html/consultation/10820223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