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已經成為了企業管理信息化的代名詞。這有點像當年的“商務通”代言掌上電腦,博士倫代表隱型眼鏡的概念。
過去的3-5年以網絡經濟為代表的IT新經濟從一路高歌到泡沫散盡、龜縮過冬表面上是硅谷精英、資本、媒介共同制造的一個烏托邦神話的破滅但深層次分析這場運動帶給中國民眾和廣大企業的影響,是一場新的生活方式啟蒙和現代企業管理思想的啟蒙。后者指的就是:中國的企業管理者在歷史上從來沒有像近幾年這樣,如此狂熱地學習、討論、實踐現代管理理論,接受嶄新的創業、管理、發展的先進觀念。
ERP是好東西,因為它是先進管理思想的結晶。但中國的中小企業應該以審慎的觀點看待它。“沒有效果就沒有真實”,一個觀念的真實與否,只能看它的效果。沒有結果,就沒有思想,如果它有效,它就是真實的。在中小企業管理信息化方面,我一直持這樣的觀點:“實用才是硬道理!”什么樣的信息化才叫實用的信息化呢?
按美國的企業規模標準,中國的大部分企業只是小企業。我們的現實狀況是:
1.企業缺乏資金。
2.欠缺管理和IT技術應用經驗。
3.客觀的內外部環境使老板的決策不能由軟件來全部代替。中國企業多年來“人治”的歷史證明,中小企業的活力和優勢不是規模也不是壟斷,而應該是迅速和靈活。在全面實施ERP以后,軟件只須提供參考數據,將決策的事情全由老板來做就是違反規律的。
4.急待擴張的業務規模不能因為實施信息化而停止。
基于以上認識,我們提出實用主義的管理信息化方案應該是這樣的:
1.軟件要解決企業最迫切的矛盾。舉個例子,假如我們的企業規模不足十人,買一套財務軟件理理賬目就可以了,我們卻想長遠打算,上一套系統既管錢又管貨,還兼顧到客戶和業務流程。就像看醫生,如果做到了標本兼治,但忘記了輕重緩急的原則就不對了。所以速達公司將所有的軟件都集成套裝化,我們的軟件就是要解決大家最現實的矛盾。
2.選擇的軟件應該經過時間和用戶的檢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購買普通商品的消費經驗告訴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我們認可的是歷史悠久的著名品牌的產品。為什么?這樣的產品經過了時間和廣大用戶的檢驗。管理軟件也不能脫離這個規律,像美國QuickBooks產品已經經歷了17年的歷史和全球超過600萬家中小企業用戶的檢驗。
3.軟件要易學易用。說到底,管理軟件應該成為我們的管理工具,要幫助我們簡化流程,而不是增加我們的工作量。所以一套真正易學易用的軟件是必須的。2002年9月,美國《財富》雜志評選了上個世紀人類社會最優秀的11個商業思想家,其中排名第三位的是一位名叫斯考特.庫克的美國人,他是聞名全球的中小企業管理軟件QuickBooks的發明人,美國INTUIT公司的創始人。
4.系統的安全和升級要有所保證。這要考察廠商是投機主義、短線政策還是一個要做事業的企業。因為一個生命期很短的供應商無法保證對自己的產品進行持續的升級服務。什么樣的廠商具備持續的生命力,大家可以從各個方面自己去分析,具備現代企業制度的公眾公司可以作為大家衡量的標準之一。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lukmueng.com/
本文標題:中小企業需要什么樣的ERP
本文網址:http://www.lukmueng.com/html/consultation/10820223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