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10-27 17:27:50
【技術支持知識庫】
ESB技術實現基于SOA的企業信息化平臺
摘要:本文闡述了企業信息化現狀,對企業應用集成技術(EAI)進行了分析并指出傳統EAI解決方案的不足。通過對面向服務架構(SOA)和企業服務總線(ESB)的分析,提出了ESB技術實現的基于SOA的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 -
2012-10-27 17:27:50
【技術支持知識庫】
國內IT運維產品點評之銳捷篇(五)
摘要:RIIL-Smart靈動監控管理系統是銳捷網絡為中小企業開發的IT基礎設施監控管理平臺,專注于絡拓撲呈現、設備故障與性能監控、IT資源管理等,完成對服務器、網絡設備、數據庫、中間件、Web服務狀態和性能的實時監控,系統采用友好的全中文Web瀏覽器界面,可采用非代理模式,避免了傳統的“Agent”模式的繁瑣和重復性勞動,而且便于實施和后期維護,極大地節省了工作時間和減輕工作繁雜度。 -
2012-10-26 2:22:58
【技術支持知識庫】
基于Xen虛擬化技術的彈性云架構
摘要:云計算通過虛擬化技術為用戶提供基礎架構即服務(IaaS),IaaS平臺上應用和服務的負載是動態變化的,這就導致其對虛擬資源的需求也是動態變化的。因此收集和分析云平臺內部虛擬資源的占用量,根據需求對其進行彈性調度就成為提高整個云計算平臺服務性能和資源利用率的關鍵。從負載均衡和降低云平臺使用者成本的角度出發,根據云平臺內部虛擬機的負載提出了一種彈性云架構。仿真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能夠提高虛擬資源的使用率以及降低用戶的使用成本。 -
2012-10-26 2:22:39
【技術支持知識庫】
等級保護密碼技術的應用探索
摘要:密碼技術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術,是實現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的有力手段。通過介紹基礎密碼技術以及密碼技術在等級保護身份認證中的應用介紹,以期對讀者有所幫助。 -
2012-10-26 2:20:12
【技術支持知識庫】
國內IT運維產品點評之銳捷篇(四)
摘要:RIIL-NFA流量分析中心主要是對網絡流量進行監控,幫助企業了解流量構成、協議分布和用戶活動。它利用Flow技術,支持NetFlow、sFlow、cFlow、J-Flow、IPFIX、NetStream等協議,集流量收集、分析、報告于一體,為優化網絡性能,實現帶寬最佳利用以及擴容規劃提供科學的依據。該產品是企業用來監控帶寬、進行流量與協議分析的最佳軟件。 -
2012-10-25 9:34:02
【技術支持知識庫】
遠程接入企業網絡規劃與設計
摘要:本文基于IT企業的一個企業網絡規劃設計的解決方案,首先分析了企業網絡的設計需求,根據需求提出了設計原則與設計目標。制定了總體的規劃設計方案,然后再分層次具體地對該企業的局域網和廣域網進行設計。在該方案中,采用了VLAN、三層交換、千兆交換、光纖接入、VPN等先進網絡技術,基本滿足了該企業的需求。并留有足夠的擴展空間,以適應今后發展。 -
2012-10-25 9:34:02
【技術支持知識庫】
基于SOA架構的項目分析與實施
摘要:IT創新推動了全球商業環境的加速變化,隨著企業各部門之間的業務復雜度和相關度不斷增長,跨部門的應用集成和數據交換問題日益突出,在此情形下,一種新的軟件架構模式SOA出現并成功解決此問題。圍繞SOA的概念、特征及SOA項目的實施進行闡述。 -
2012-10-25 9:33:59
【技術支持知識庫】
國內IT運維產品點評之銳捷篇(三)
摘要:RIIL-IEMC機房環境管理中心,集機房動力、環境、安防設備監控于一體,通過IP網絡將上述各子系統集成在統一平臺上,達到所有子系統一體化運作的應用目的。通過IEMC可以實現供配電、UPS、空調、煙感、漏水、溫濕度、門禁等統一監控,IEMC模塊是RIIL解決方案的基礎模塊之一,結合RIIL-IMC、BMC可實現機房環境對業務影響的一體化管理,從而減輕機房維護人員的工作量,提高系統可靠性,同時豐富的告警及報表功能對運維管理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2012-10-24 11:05:39
【技術支持知識庫】
淺析網絡存儲與備份技術在企業的應用
摘要:數據存儲和存儲的管理技術最早起源于21世紀7O年代,源于終端和主機的計算模式,8O年代以后,由于個人電腦的飛速發展,尤其是客戶機和服務器模式的出現,使得數據存儲分布化。90年代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也使得存儲技術發生著革命性的變化。本文淺析了企業在新的信息時代對數據存儲與備份的發展需求和技術分析。 -
2012-10-24 11:05:35
【技術支持知識庫】
中小企業信息安全建設刻不容緩
摘要:隨著中小企業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的提高,相伴而來的各種信息安全問題將會更加明顯。中小企業,在各種信息安全災難中往往首當其沖。中小企業信息安全日顯突出,將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如果不能建立起對中小企業信息化安全方面的保障機制,將會嚴重制約中小企業信息化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