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ERP?
ERP指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在MRPII的基礎上擴展了管理范圍,一方面,除考慮到自己企業的資源外,還將供應商、制造工廠、分銷網絡、客戶等納入一個緊密的供應鏈中,有效地安排企業的產、供、銷活動,滿足企業利用全社會一切市場資源快速高效地進行生產經營的需求,以期進一步提高效率和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另一方面,也考慮到,為了適應市場需求變化,企業不僅需要組織“大批量生產”,還要組織“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實際情況。
ERP系統提供了可對供應鏈上所有環節進行有效管理的功能,這些環節包括訂單、采購、庫存、計劃、生產制造、質量控制、運輸、分銷、服務與維護、財務管理、人事管理、實驗室管理、項目管理、配方管理等。
2.為什么國內企業上MRPⅡ大部分都沒有成效?
據最新報導,18年來我國各有關企業先后在MRPⅡ應用上總共投入大約80億元,而應用MRPⅡ系統真正成功的企業屈指可數,失敗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⑴需求不明晰,調研不充分,是MRPⅡ實施失敗的一個原因;
⑵MRPⅡ實施失敗的最大一個原因是沒有將人和機器有機地結合起來。MRPⅡ實施的應該是MRPⅡ的管理思想,而不僅僅是MRPⅡ軟件的安裝。整個工作流程沒有按照現代的管理思想去改造,MRPⅡ就失去了其意義;
⑶培訓不夠;
⑷現有MRPⅡ軟件多為國外軟件,或模擬國外軟件的思路,對企業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符合我國企業的生產模式和財務管理制度;
3.企業實施ERP項目的難點何在?
1)項目涉及的技術含量高、部門多,對操作、維護人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企業難以從一家軟件公司中購置到想得到的各種軟件,因此,各軟件模塊間的信息交換成了一個難題。例如,ERP要從CAD、CAPP系統中獲取數據,但由于各軟件各自為政,相互間難以實現數據的無縫傳輸。
3)企業在選型時難以準確地規劃未來,于是,軟件公司的技術實力及后續發展能力就決定了現有軟件的發展潛力。
(1)各個企業的管理模式各不相同,ERP系統難以買來即用,需要作定制的開發服務,于是,軟件公司服務質量高低、服務能力的大小直接影響項目的成敗。
(2)相對于“甩圖板”項目而言,ERP屬于“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要實施ERP項目必須得到公司“一把手”的直接領導、支持。
(3)ERP項目的投入巨大。
(4)ERP對傳統的管理體制提出了挑戰,需要所有員工更新觀念,方能適應ERP的概念。
(5)ERP高度集成,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企業中心數據庫。無論從實施技術、還是從對管理的要求、還是從工作量上講,都具有較大難度。
4.企業實施ERP項目該堅持什么原則?
——領導原則、實用原則、開放原則、時效原則和優化原則。
1)在設計中要堅持“一把手”的原則,取得各級領導的支持,為系統設計在資金、人力和組織管理方面提供良好的環境。
2)開發人員要深入現場與各科室業務人員及用戶專業人員相結合,充分聽取用戶意見,細致了解業務,研究管理模式,共同研究開發,使雙方對新系統的理解不斷加深并逐步趨于一致,使建立的新系統更富有實用性。
3)所設計的系統應是開放性,以適應內部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如體制的變動、技術和設備的更新等),適應系統的發展和擴充。
4)要把“時間就是效益”的觀念貫穿于系統開發的全過程,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在現行系統維護和新、舊系統切換過程中逐步實現的,時間較長。因此要分期實施,以最少投入得到最大產出,盡快使企業見效益。
5)通過分析建立與系統相適應的數據庫體系,做到原始數據出口唯一,數據充分共享,為加快響應查詢,允許數據有一定冗余。
6)系統設計應遵循實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可擴充性、可維護性及各種兼容性原則。系統要有友好的用戶界面,以便于用戶操作;系統的硬軟件,應留有與CAD、CAM、CAPP、車間自動化等系統的接口,以便于將來建立整個企業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軟件資源要有充分的保密措施,使用戶的程序和數據不被破壞和丟失。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lukmueng.com/
本文標題:企業實施ERP項目指南
本文網址:http://www.lukmueng.com/html/consultation/10820223763.html